第(2/3)页 “领导,如果我们能够坚决刀具的问题,加工效率,至少能够提高一倍。发动机上面,基本上没有普通的零件,这些零件的加工,都是从一开始就困难重重,要保证加工精度一致,就必须使用更加耐磨的刀具,立方碳化硼、金刚石这些目前使用的最硬的刀具,加工如此难以加工的材料,尤其是最后的精加工的时候切削厚度不到0.02毫米,这就让刀具磨损更快……”当刘一九觉得加工的时间实在是太长,如果进行批量生产的时候,这会对整个产量造成更大的影响。 尤其是以后还得利用现有的技术开发燃气轮机,不管是火力发电厂,还是军舰大功率的发动机,都是需要更加强悍的燃起轮机,这就会让生产方面的需求与产能之间的矛盾变得更加突出。 一线的技术人员提出了他们的需求。 “刀具不是一直都在改善吗?你这同志也是,要开发一款新的刀具材料,可没有这样容易!要不然,这些材料也不会那样难以加工了。”对于这样的要求,黄乔松很是不满。 刀具的问题,是九院二区材料单位供应的。 “这边应该有工模具车间吧?刃具车间也应该配置。尤其是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专用的刀具,二区那边的在这方面的人手不够,而且所有人都是承担了太多了工作内容……”发动机工厂,制造的几乎是这个国家精度要求最高的零件。 还有很多是特殊的异形件,即使是实验车间,以后发动机生产,也会放到这一边。 将来的动力厂,就会以这个车间为核心进行扩张。 刘一九直接就建议建立一个刃具车间。 蓉城周边的几家专门用于给各个国营加工单位配套的量具刃具厂,技术还没有九院自己的材料单位好。 尤其是一些高精度的检测设备,加工更难加工材料的刀具材料,不管是蓉城工具刃具厂,还是自硬合金厂,根本就没有办法提供。 如果他们能够提供,也就能够让刘一九他们的材料单位轻松很多。 “刘主任,成立刃具研究中心,我们早就有这想法,但是我们并没有什么太好的技术人员。”黄乔松皱着眉头说道。 就连赵良弼,也是对于成立刃具研究中心有着非常大的兴趣。 132厂有着一个专门做工模具的车间。 现在这个车间因为他们自己的单位业务不多,而九院的业务有着他们自己的单位,只有一些技术难度不大,精度要求不高的订单给他们。 这样的订单,并不需要太多的工时,太高的技术力量,对于工模具车间,也不是什么好事情。 “这个可以跟蓉城工具厂,自硬合金厂等单位沟通,让他们借人嘛,研究出了,大规模地生产,可以给他们。另外,航天基地里面不是也有专门的工模具车间,我们九院再调集一些精干力量,把这个事情给搞起来。”刘一九并不是为了扩大业务。 而且,生产,他们自己也没有太大的兴趣。 “刘主任,要不直接就让754厂搞这样的研究以及生产?人员他们想办法得了……”黄乔松提议道。 跟别的单位打交道,并不是如同九院内部单位这样容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