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待来日以故土祭-《君九龄》
            
            
            
                
    第(2/3)页
    “是啊,就适才这一战,我们已经折损了不少勇士了。”其他人也忙跟着说道。
    拓跋乌面色一阵红一阵白握紧了手里的刀斧。
    “他们这样,石弹用完了,我们还有什么好怕的。”他咬牙说道。
    “要是没用完呢?”七皇子冷冷说道。
    营中一阵沉默。
    想到适才的危险,七皇子按着额头的伤,心里火气蹭蹭。
    “拓跋乌,你怎么回事?周兵有如此利器都不知道,都没有防备!”他喝道。
    拓跋乌面色羞恼。
    其他的将官看到这场面忙再次开口。
    “我们不是不战,是伺机而战。”
    “是啊,且先研究下这青山军怎么回事。”
    “汉人不是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如果我们的勇士们死光了,那才是糟了。”
    大家纷纷说道。
    拓跋乌面皮抽搐,看着帐内的的诸将,这种场面有些陌生又有些熟悉。
    陌生是自出战以来,勇士们都很少露出这般畏惧。
    但熟悉的是,很久以前,这种畏惧他也常见,那是在面对成国公的大军时。
    这种畏惧一直压在他们头上十多年,好容易如今借着周人消磨了成国公,随着节节胜利,勇士们不再对成国公大军畏惧。
    结果这才没多久,竟然又冒出一个青山军。
    成国公没死,新人又出,真是……
    拓跋乌握着刀斧又是愤怒又是心凉。
    但他现在也知道,无法再出战了,因为勇士们已经畏惧了,不战就已经败了。
    轰隆隆的炸声停下来。
    将官们的耳边尚自嗡嗡,但那边的军阵已经在旗鼓的指挥下收集了战场上兵丁的尸首。
    几千人拉网一般扫过动作快速又没有遗漏,很快将所有的尸首都堆积到大坑中。
    腰牌密密麻麻的堆放了一车。
    将官们的神情从震惊恢复了凝重。
    成国公也示意将自己抬着来到土坑前,不顾劝阻要下来,将官们都很为难。
    虽然心意明白,但毕竟伤重如此不可肆意啊。
    他们下意识的看向君小姐,这种事都是大夫们来劝说的。
    “可以。”君小姐点点头说道,“反正伤这么重,不在乎再重些。”
    这什么鬼道理!将官们面色发黑。
    有了君小姐的话,其他人也没话可说,几个亲将扶着成国公走下来,慢慢的站到土坑前。
    血腥气硝石气混杂,更添几分悲壮。
    成国公看着土坑里堆积的尸首,并没有说话,只是默默的看着,认认真真一点点的视线扫过。
    “刀来。”他说道。
    还要拿刀?
    将官们心里叹口气,但也只得拿过来。
    成国公握住刀,示意搀扶自己的兵将们松开,就这样摇摇晃晃的上前,将刀竖在地上撑住了身子慢慢的站直。
    后边的将官们看着他的背影忽的有些眼睛发涩。
    这一幕很熟悉,每次出征成国公都会这样走到军阵前,看着他的兵将,而他的兵将也都看着他。
    “击鼓。”成国公说道。
    一个将官忙抬手示意,沉重又激扬的战鼓响起来,在一片肃然中格外的雄壮。
    成国公慢慢的将手里的刀提起来,举起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