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千总(2)·讲价-《鼎革》


    第(1/3)页

    第十四章 千总(2)·讲价

    无病简陋的院子门前一个醒目的红底金字招牌迎风而“庚午恩科举人”字样这便是代表此户主人社会地位的举人牌,当官吏收租的时候,这一户人家必须跳过,同时这一家的主人在没有出身做官的时候,是维持地方秩序的乡绅。可以随便给知县写信,下款称治愚弟某某,即举人成了知县的兄弟。诸生见知县叫做禀见,举人见知县则属拜客,是平等往来,举人见了知县平起平坐,举人要是不主动告辞,知县不敢主动提出送客,那么自然做到饭点,知县请饭是必须的。

    而且由于这家主人拥有随便见知县的权利,于是就出现了“请谒有司居间”的现象,一些州县士子普遍参与地方政事,没有他们的支持,州县官员大多不敢以己意擅自行事。遇到县中应办却难办的事情,如公益事业,需官方出面的,举人可以出面同父母官说一声,几乎没有办不成的事情。

    若有良民受土豪劣绅的欺凌,申诉无门,只要举人们去找知县讲明真情,也可获得公证处置。这样的举人,只要他平时注意一下公众形象,便会在地方上造成明星效应,哪怕是泼天大事,只要他出面讲几句话,就可息事宁人,因为乡人无不敬仰他,对他言听计从。

    这也是为什么当唐无病中举之日,二爷差点晕死的原因,对于二爷这个族长来说,族中有人中举,则意味着本村的话语权质的飞跃,日后再见县官,何须低三下四。这块萦绕在二爷心头一甲子的心病终于一扫而光。

    只是此时此刻,面对着举人牌,都司谢副都事愣在当场半天没有动静。因为要给唐无病颁委任,谢副都事一行直接就到唐无病家只是走到他家门前的时候块崭新的举人牌让他惊住了。谢玉树不过就是一个举人出身,做梦都不能想到自己刚才颐指气使呼来喝去的唐无病竟然有举人出身,而且是去年恩科刚刚高中的。

    这事就难办了,弄一个诸生充军职还好说,但对于举人来说果不是出于自愿,真不知道算什么事。先不说举人已经获得了出任文官的资格而且举人可以无限期地考会试,中进士之时,就是飞黄腾达之日。就算现在能将人家糊弄进来,到时候人家拍拍**就走了,理都不用搭理都司。

    现在怪只能怪巡抚衙门,报功的时候怎么就没提这茬?!哦了,那时是在大比之前抚衙门也不知道。另外这个千总的职位既无品级,也没有什么油水它给一个孝廉那真不能说自上而下的委派,得换种说法了。

    唐无病手一“大人,里面请。”

    谢都事醒悟过来,脸上经如和煦春风拂过,变了颜色,“不知孝廉表字如何,为兄表字寿明。”

    唐病知道谢都事如此变化的原因,微微笑着:“弟表字玄安,寿明兄请寒舍小坐。”

    谢都事边走边道:“看来此行属多余了。原先都司不知道玄安已经高中举人。竟然委派了碎金驿千总之职。说出来真是贻笑大方。”唐无病心中轻叹。原来高高在上地上官。如今一下子变成平起平坐地关系。举人功名就是这样牛B。

    谢事回身对那些丘八吩咐:“你们到村外找个地方驻扎。莫要骚扰地方。本官要与唐孝廉叙谈叙谈。”七品地都事就这样随随便便给参将下令。孙守法也只能叉手应诺。

    唐无病把他请到正房坐下。虽然“改换门庭”但屋里陈设仍然十分简陋。中间两张椅子还是米脂地报喜队伍给扛来地。唐无病吩咐银杏倒来茶水。两人分宾主坐落。只是谢都事并没有坐到上。而是自觉地坐到了客位。

    谢都事从袖中拿出一个本子还有一个小布袋。笑容有些尴尬。“玄安啊。因为巡抚衙门地一些失误。对于去年七月米脂大捷和去年九月玄安阵斩苗成。两功并叙。都司给玄安委派了一个碎金驿千总地官职。当时并不知玄安已经大比高中。你看这。呵呵。真是贻笑大方。”

    唐无病地确有些不适应。虽然知道举人地位。但也没有料到对方竟然跟自己商量起来。只能请谢都事喝茶。“寿明兄觉得如何?”

    谢都事想想道:“既然已是孝廉。一切都看玄安地意思了。本朝对于文人充军职并无限制。而且即使任了军职也不需转入军籍。孝廉功名也不会褫夺。明年会试。玄安照样可以参加。”话里话外地意思还是劝唐无病接了下来。

    唐无病有心搞清楚这些事,就问道:“哦?不会被褫夺功名?弟还真有些担心呢,呵呵。”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