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你们知道吗?有一种法子叫温室大棚,我们可以用特殊的材料搭建起一个棚子,这样就能在寒冷的天气里也种出庄稼,还能让庄稼长得更快更好。” 欧阳连皱着眉头,挠了挠头,心里满是疑惑。 “丞相,这是什么新奇玩意儿?从来没听说过啊。用棚子就能种庄稼?这能行吗?” 里正也是一脸茫然,他在村子里生活了大半辈子,所知道的都是祖辈传下来的耕种法子。 “丞相大人,这大棚听起来很神奇,可这到底要怎么做呢?老奴实在是想不明白。”他小心翼翼地说道,生怕自己的无知冒犯到戏煜。 戏煜看着他们困惑的样子,也明白这个想法对于他们来说太过新奇。 他在心里思索着如何解释得更清楚一些。 “就好比给庄稼盖了一座房子,这个房子能保暖,能让庄稼不受寒冷天气的影响。我们可以用竹子做支架,再用一些厚实的布或者油纸来做棚顶和棚壁。”戏煜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大棚的形状。 欧阳连努力想象着戏煜描述的画面,可脑海里还是一团乱麻。 “那这样真的能让庄稼长得好吗?这得花多少钱啊?”他担忧地问道。 里正也附和着点头,他心里想着村里本就贫困,哪有多余的钱财来弄这个大棚。 戏煜看出了他们的担忧,耐心地说:“前期可能需要一些投入,但一旦成功,粮食产量会大大提高,大家以后就不用再饿肚子了。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筹集材料,也可以让村民们帮忙,人多力量大。” 欧阳连和里正听了,虽然还是半信半疑,但看到戏煜坚定的眼神,也不禁对这个温室大棚有了一丝期待。 戏煜说道:“我会下令调动其他地方的赋税来支持这里。目前先解决燃眉之急,后续再从长计议发展之策。” 里正听闻,眼中瞬间泛起泪,嘴唇微微颤抖,又要下跪行礼。 戏煜赶忙扶住他。 里正激动得声音有些哽咽:“丞相大人,您这是救了我们全村老小啊。我们一直苦苦挣扎在温饱边缘,您这一举措,如同黑暗中点亮了一盏明灯。” 戏煜微微皱眉,一脸严肃且诚恳地说道:“里正,这是我应为之事。百姓受苦,我责无旁贷。” 欧阳连在一旁看着,心中对戏煜更是充满敬佩。 他深知从其他地方调动赋税并非易事,这需要顶着巨大的压力和诸多繁琐事务,但戏煜为了百姓毫不犹豫地做出这个决定。 里正平复了一下情绪,说道:“丞相大人,我们一定会好好配合,绝不让您失望。” 戏煜微笑着点头:“我相信大家。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让村子好起来。” 此时,那破旧的屋子里仿佛也充满了希望的气息,外面的风似乎也不再那么寒冷刺骨。 几个参与了白天闹事的农民围坐在一起,烛光摇曳,映照着他们满是疑惑和不安的脸。 他们聚集在一个叫在雷天龙的昏暗的家中。 一个年轻的农民率先打破沉默,皱着眉头说:“你们说,那个人自称丞相,难道真是?会不会是冒充的?” 旁边一个老者吧嗒了一口旱烟,缓缓说道:“可是他们拿出令牌来了呀。” 一个急性子的汉子立刻接话。 “令牌可能也会造假。而且我们根本也不懂得什么令牌真假。” 这时,角落里一个较为沉稳的人开口。 “但如果真如此,冒充丞相来到这里到底要干什么呢?” 众人陷入一阵沉思,屋内安静得只能听到烛火偶尔的噼啪声。 雷天龙摸了摸下巴,沉思片刻后说:“如果是假的,我们可以立大功,不如明天就去方郡汇报。” 其他人听了纷纷点头,觉得这是个可行的办法。 一个妇女担忧地说:“万一他们真是丞相呢?我们会不会被治罪?” 雷天龙皱了皱眉:“如果真是丞相,应该不会和我们计较,而且他们说要解决我们的问题,我们也只是求个真相。” 众人听了,觉得有道理,又开始低声讨论起明天去方郡的具体事宜,心中既期待又有些忐忑。 雷天龙站了出来。 “我去方郡城报信,这是目前最好的办法。” 一位老者捋着胡须,缓缓说道:“天龙,此去路途艰险,你可要多加小心。 ”雷天龙郑重地向老者行了个礼。 “放心吧,叔叔,我一定不辱使命。” 众人散去后,雷天龙站在原地,正思索着明日的行程,却听到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他转过身,只见自己的女人满脸怒容地走了过来。 她眉头紧锁,嘴唇紧抿,眼中满是不满。 “干嘛非要去县城?就不能让别人去吗?”她的声音里带着些许怨气。 雷天龙看着自己的婆娘,心中涌起一丝愧疚。他走上前,轻轻握住她的手,柔声道:“别生气,别抱怨。我去方郡城也是为了大家,等我回来,一定给你买好东西。”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