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知行书院-《大明:开局朱棣被困雨林》


    第(2/3)页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虽说大部分东林党人的能力和道德属实不行,但嘴炮确实很猛,对他们再不满的人,也不得不承认这个楹联写的很有水平。

    不过现在,这东西是何秋的了,他还是特意请朱棣写的牌子,毕竟他的毛笔字现在还是有碍观瞻,就不去丢人了。

    书院的名字就纯属何秋的恶趣味,他把王阳明心学的一句话化用到书院名里,起名叫“知行学院”。

    不得不说,马和的效率很高,这书院交给他建不过两三个月就建好了,建造的水平还很高。

    何秋很高兴的逛着这家属于他的知行书院,书院依山傍水,书院里的花木都请人专门修剪过,看起来十分舒心。

    教学区也不是像古代的小私塾,而是采用了现代大教室一样的设计,何秋把粉笔和黑板都捣鼓了出来,这两样的技术含量又不高。

    以后知行书院讲课的夫子们都要用粉笔了,学生们还是老老实实用毛笔字。

    书院的食堂,是何秋专门盯过的,簇新的灶头上摆着崭新的铁锅,这玩意可关系到何秋未来的伙食。

    至于书院的厨师,都是何秋专门从燕王府挖过来的,也不能说是挖,算是朱棣送过来的。

    藏书楼是马和专门在市面上买的上好的条石建造的,还在藏书楼外面摆了十几个大缸,里面满满的一大缸水,这都是为了防火。

    看着书院窗几明亮的教室,宽敞大气的食堂,堆满书籍的藏书楼,还有整齐划一的八人间通铺,何秋有种回到现在学校里的时空错乱感。

    何秋最后转到一处小院落里,顿时精神一振,认认真真的把这座院落里里外外看了个遍。

    这小院中间挖了个小池塘,何秋把抽到的喷泉设施安在这里了,池塘还连着书院边上的活水,以后每天都能看到喷泉喷涌的美景。

    这可是他悄悄给朱玉颖准备的惊喜,希望到时候她能喜欢。

    转完整个书院,何秋心满意足的回到王府,就开始操心请人的事了,其实要请的人还真不算多,除了书院的夫子,就剩朱棣这边一家子了。

    何秋就让陈四维帮着写请帖,美曰其名,有事,弟子服其劳。其实就是因为何秋那狗爬一样的字上不了台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