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未来可期-《大明:开局朱棣被困雨林》
第(2/3)页
何秋在心里估算了下,大致报出了一个数字。
“白银五千万两。”
五千万两!这个数字把朱元璋砸的晕晕乎乎的,这不就是一座银山吗!
朱元璋心头第一个闪过的想法就是,这么多钱他该怎么花啊!
不过朱元璋很快就清醒了过来,急忙追问道。
“你是怎么算的,怎么会有这么多银子?”
何秋轻笑着说道。
“陛下你看,单单是北平的遵化铁厂,一年就能贡献税收八十多万贯,在附加同类钢铁产业,也就是上下游产业,一年能缴纳赋税一百多万贯。”
“若是大明再多兴建一批铁厂,那就是多少钱了?”
“北平有水泥厂,又来修路方便快捷,而且路面很结实,若是全国上下大多数地方都修上路,商税就能收上来很多了。”
“对外贸易,也不仅是能对朝鲜和日本开展,南方完全可以下西洋,西边也有不少国家,对我大明的产出是很需要的。”
“零零总总算下来,也就有五千万两了。”
朱元璋敏锐的发现了一件事情,何秋说的都是在最为理想的情况下,就像如今苏杭等地不愿缴纳商税,就连朝廷盐政,一年收上来的盐税也是有漂没的。
朱元璋明白了,若是想要做到何秋说的这样,恐怕还要对士绅们下狠手才行。
把地方上的头头脑脑全部敲碎,让大明的官吏深入到乡间,只有这样,何秋心目中的这种场景才能真正实现。
要不然恐怕也就是一年岁入两三千万两的水平,忽然朱元璋不自觉的小吏,也就两三千万,哈哈,自己何时有这么大的胃口了。
就是现在朝廷一年岁入也就将将到了千万两。
朱元璋甩了甩脑袋,想何秋问道。
“若是朝廷收上来这么多税,会不会是民间积贫,不利于大明的统治?”
何秋很欣赏朱元璋的这种做派,他确实是把底层百姓放在心上了,认真的说道。
“朝廷收了这么多税当然不是用来看的,只有用出去的钱才是真的钱。”
“若是朝廷统一使用这些钱粮,在大明各处修建水利,整修道路,推广学堂,招募官吏,提高军队待遇……这样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当然不会出现陛下担心的事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