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哀民生之多艰-《大明:开局朱棣被困雨林》


    第(2/3)页

    朱元璋不想多说什么了,连治下的大户都制不住的人,要他们何用?

    指望他们治政,岂不是越治越乱?

    “另外,陕西一地多年来户籍都没有增长,这是怎么回事?被地方的豪强侵占土地,隐瞒人口了吗?”

    还是陕西布政使苦着脸说道。

    “非是如此,陛下御极以来,多次清查地方田亩,随后又实施摊丁入亩等大政,绝无地方隐瞒人口的事了。

    只是西北一带实在残破不堪,已经不能承载那么多人口了,臣亲眼所见,当地很多百姓生了孩子都会选择溺死,养不活了!”

    朱元璋心中一震,他虽然知道西北的情况不好,这一路上也能看到这些情况,可他真的没想到情况已经恶化成这个样子了。

    可朱元璋更加清楚的是,在这样的事情上,陕西布政使是不敢骗自己的。

    大明的官员治政,首重户籍,若是任上官员治下的户籍人口几乎不怎么增长,就会被人怀疑此人的治政水平了。

    这就像是后世某段时间内的唯GDP论,这样的标准当然不尽如人意,但总是要比没有标准强了太多了。

    若是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官员的治政水平,难不成真的就只看官员的任职年限吗?

    眼前的陕西布政使明明知道这一点,却还是跟他说这样的话,明显是陕西真的撑不下来了。

    朱元璋有些疲惫的揉了揉头,半晌没有说话,就在陕西布政使吓得半死的时候,朱元璋终于再度出声了。

    “行了,这件事朕知道了,往后就暂且免了西北各地地方官们虎口增长的考核了。”

    陕西的三位长官热泪盈眶,跪地谢恩。可见他们也是被这件事坑的不轻。

    朱元璋停留在兰州,修整了数日,之前从漠北一路赶回大明着实吃了不少苦头,他这把老骨头虽然能坚持得住,可是朝中很大一批官员已经顶不住了。

    纵然朱元璋觉得这些人就是废物,可也不能不给修整的时间,不然难免有苛待官员之嫌。

    朱元璋趁着这段时间也是频繁的召见身边的这些臣子,试图想出来一个可以改变西北情况和土豆红薯推广的办法。

    商量了许久,大家能想出来的建议也只能是从西北往外迁民,可是这样一来,整个西北的力量就又薄弱了几分,实在不利于西北的边防。

    朱元璋终究还是没有下这个决心,一旦边防出现问题,整个西北都会糜烂,到那时就不单单是百姓溺婴的问题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