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参与朝堂-《慕归》


    第(1/3)页

    这边,跟在太皇太后身后来到大朝会的陶太后,依旧觉得手脚冰凉。

    一直以为,自己这个掌权的太后是地位十分稳固的,可当盛太后被轻松压下之后,她才发现,只要有太皇太后一日在,她这个太后就不可能全权掌控朝局。

    大朝会上,原本应该出现的大理寺寺丞没有出现,反而传来了身死尼姑庵的消息。

    太皇太后大怒,国丧期间此为大忌,责令对金锣鞭尸、抄家。

    朝会上的朝臣有几个是糊涂的?都看出了这是盛太后倒台的意思。

    果然,太皇太后在临时任命了临安郡王苏鹏为暂代大理寺寺丞之后,便当众交代给他几个大案子。

    兵部尚书陈之淼贪污案、林军大统领薛稚逼死平民案和靖安侯通敌卖国案。

    这每个案子听着都惊心动魄,让人心中发寒。

    只怕从今日起,两宫太后垂帘听政的时代,就过去了。

    太皇太后又以“嫡母皇太后年轻”为由,命中书省将所有上报陶太后的奏折,都送一份入慈宁宫。

    这一招,算是老人家正式宣布,结束退休生活,重新进入朝堂,参与朝政。

    陶太后的父亲陶丞相站出来,找了个“太皇太后年长,应当修养天年”的借口。

    陶丞相的话刚刚落地,就有大臣出来反对道:“要说年纪大,陶丞相也不比太皇太后年纪小。如果太皇太后要休养天年,那这朝中大臣大半都应该退出朝堂。”

    又有老臣出来怼陶丞相,“陶丞相不会是怕太皇太后抢了陶太后的权柄吧?”

    接连又有几位有权有势的老臣出来为太皇太后说话。

    如此一来,再也无人敢反对太皇太后参与朝政。

    太皇太后雷厉风行,立刻下达了数条懿旨。

    命京兆府府丞井筱暂时接任府尹一职;

    命齐国公代理兵部尚书一职;

    命鲁阳侯暂代御林军统领一职;

    命宗人府和大理寺彻查御史台参奏重案;

    命朝臣上折子,分析利弊,着选新君;

    命户部、内务府节省开支;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