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见几位客人豪爽,掌柜也来了谈性,几人边吃边聊。 “如今选择入籍基本都是看个人需求,比如凉州、漠北州的待遇最好,适合年轻人去打拼;益州气候宜人,而且南来北往的货物齐全,水果海鲜吃食也很新鲜,适合有钱人去安度晚年;荆州文风鼎盛,适合读书人;而两个都护府道路宽畅,更有当地特产发往全国各地,自然是商人们的最爱!” 听着掌柜滔滔不绝的讲述,甚至就连李典都面露向往之色,若自己父亲能在益州生活,每日一壶好茶,同三五老友谈天说地,品尝南边的海物,北边的肉食,一年四季温暖如春,这样的生活,简直如同天堂般令人向往。 这时,一旁房门打开,一位先生打扮的人从里面行出,掌柜见状连忙向荀攸二人告罪,点头哈腰的来到对方面前。 “今日小公子学的很不错,只是有些地方还理解的不够深刻,若闲暇时还需将我交代的课业完成。” “先生说的是,这是这个月的补课费,先生收好!”说着,递给对方一张白色纸张,先生抬头看了看,随后折好放入怀中,告辞离去。 等到掌柜回来,荀攸好奇的问道:“方才听掌柜的意思,那位先生是为令公子补习课业?” “哎,是啊,要知道在弘农王他老人家的治下,所有年满六岁的孩子都会学习文武,只有达到标准了才可以去学习自己喜爱的专业!不瞒二位,我也是刚来这雍州不久,为了让儿子能跟上这里的学业,也只能利用课余时间找私教为其补课。” “掌柜的说的是…所有年满六岁?其中难道包括百姓?” “当然!刚来的时候我也觉得不可思议,不过事实确实如此,这里随便拎出一个娃娃都会写字认字,打两手把式! 而且弘农王他老人家培养人才向来不拘一格,结业后都会可以根据自己喜好选择专业,我儿他就想毕业后学习算学,也算是子承父业…” “哦?真的这么好?”李典双眼放光,若让自家老爹领着儿子来这里生活…道也不错!原本只是想想,如今却真动了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