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您能投入点资金,帮忙扩充造船厂的规模吗?”魏和平终于当着萧毅的面,讲出了积压在心里的诉求。 “当然可以,不过有个先决条件。” 魏和平一听有戏,立马来了精神:“只要能够扩大造船厂的规模,无论什么条件我都答应。” “我会帮你找个定海神针。你将权力下放给他,安心做造船厂的股东。” 萧毅这句话,直接把魏和平钉在了原地。 他终于搞明白了,为何韩琳会不答复他的资金申请。 这些话,只能由萧毅来说。 “真这么严重吗?”魏和平了解过萧毅的经历,愈发觉得这个年轻人是不世出的商业奇才。 连周立意那种顶级大佬,都要不惜代价对他围追堵截。 他一个落魄造船厂的老板,没资格跟他谈生意经。 不过还是得搞清楚,为何要这么做。 “如果我不注资,你的造船厂会如何?”萧毅和魏和平走到岸边。 海很蓝,风很大。 小船随着波浪猛烈摇摆。 “应该会破产重组。” “现在呢?” “有了河洛州的渔船订单,勉强能维持运营。” “已经有段时间过去,你们没有增加新的订单。等河洛州不再需要渔船,你的造船厂还是会陷入危机。韩琳上进心太强,和你是两个极端,她应该懒得联络你。” “还真让您说着了。” “人不仅要看清别人,更要看清自己。如果没那个能力,就要把权力下放给更合适的人。” 魏和平信萧毅的话。 如果是别人这么说,有可能是在骗他。 萧毅本人把权力下放给了韩琳,并且始终让她统管旗下子公司的事务。 知人善任,同样也是萧毅的优势。 他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涉及专业领域,绝不犯外行领导内行的错误。 “您说要给造船厂找个定海神针,其实早就有了。”魏和平完全不把萧毅当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而是视作商业路上的偶像。 “你们工厂有这种人才?” “我说的是您。”魏和平语气颇为真诚。 这马屁,拍的够响亮。 萧毅看向远方飞翔的海鸥,绷不住笑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