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7、铸造新币-《大汉:从封狼居胥到千古一帝》
            
            
            
                
    第(1/3)页
    一石激起千层浪。
    当卫宁请求汉武帝铸造新币的事传入三省六部高层耳中后,立刻激起了激烈反应。
    小朝会上,工部尚书路充国一马当先抱拳反对,铸造新币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现在朝廷财政本来就不充裕,而铸造新币所需要的成本一定是远远大于货币本身的价值的。
    户部本就缺钱,国家的许多大财政支出都是勒紧裤腰带,不说别的,单单就江南水利工程的开支就够户部喝一壶的。
    一口气吃不了个胖子,教育、水利、军费、俸禄等四大开支都捉襟见肘,现在又要铸造新币。
    若是国家富裕一点自然不会有人反对,关键现在国家不富裕啊!
    不仅工部尚书出列反对,中书令丞相赵周也出列激烈反对,都希望卫宁叫停这次铸造新币的政策。
    唯独户部尚书桑弘羊没有说话,也没有反驳。
    他们不知道现在国家面临的货币崩溃的巨大困境,但户部和天子、太子太知晓不过。
    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
    而卫宁面临的压力还不仅仅是朝廷本身,各郡国得知皇太子建议铸造新币,并且收回他们的货币发行权后,言辞反对的更加激烈。
    “太子殿下请三思啊!”赵周抱拳规劝卫宁。
    “铸造新币耗费成本巨大,收回郡国铸币权更是违背祖制。”
    “现在国家许多大工程项目都没推行完毕,江南的水利还没全面兴修完毕,黄河也在治理,一笔笔耗费都不菲。”
    “臣知晓殿下期望对大汉做点事,但凡事还需一步步稳扎稳打的来,治国若操之过急,则国有亡国之危啊!”
    赵周以为卫宁急切的想做出点政绩,稳固他的皇太子位置和声望。
    固然卫宁推行了许多政策,教育、科举、水利等等,这些政策项目,哪一个不需要投入大批量开支。
    国家财政已经入不敷出,若是现在再铸造新币,只会让大汉的财政雪上加霜。
    各郡国若是再心生怨恨,对郡国事物置之不理,最后埋单的都是平民百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