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赏赐-《我在唐初有家店》
第(2/3)页
赏赐些金银布帛,少了拿不出手,多了又拿不出,可又不能不赏,不然让天下人寒了心,以后谁还给大唐努力办事儿?
最后李世民没办法,只得问下杨文华需要什么,自己再斟酌着加减一下,想来可以把问题解决掉。
“贫僧也没什么需要的,圣上只需要在蓝田县西郊,靠山的位置赐给贫僧三五百丈的地方,让贫僧建个山门容身即可。”
虽然被李世民强行打断了说话,心里有些不爽,不过见李世民问起赏赐,杨文华还是说出了,自己来长安这一趟的本意。
听杨文华打算在蓝田栖身,李世民皱眉问道:“大师就在长安近处修建山门不好吗?
日后朕如有疑难,也好能及时寻求大师的意见啊。
就算是长安城中也可任由大师选择,大师为何钟情于蓝田?”
“不敢隐瞒圣上,贫僧去年归来,本来就在蓝田落户安家的,就连户籍都已经在去年落在了蓝田西郊的杨家村。
贫僧本来就不是真正的僧人,早已有还俗的打算,可某些人却总咄咄逼人,贫僧不得不又起了出世的想法。”
说道这里,杨文华看了郑家几人一眼,接着道:“如今贫僧只求修建个山门,也好防止某些有些人的窥视,还望圣上成全。”
杨文华看向郑家几人的时候,其他人自然注意到了,李世民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双方,不过现在不是计较这些的时候。
“大师既然有还俗的意愿,何不干脆就还俗了更好,如果大师原意还俗,朕可下嫁一位公主与你,大师以为如何?”
公主啊,貌似这个可以有。
杨文华犹豫了一下,问道:“圣上还有十六以上未出阁的公主吗?
如果有十八岁以上,未出阁的公主就更好了。”
“大师为何对婚配女子的年纪要求如此之大啊?”
不但李世民觉得奇怪,其他人也纷纷对杨文华投来了好奇的目光,等着他的解释。
“那是在贫僧与恩师经过黑人之地时,恩师对贫僧定下的要求。
黑人之地的人,在十岁左右就能结婚生子,不但女子生产时常常出现意外,他们也大都只能活到三十岁左右,能满五十者寥寥无几。
贫僧问及恩师为何如此,恩师解释说,早熟意味着早损。
果然,我们在经过一个白人之国时,他们那里往往都是在十六以后婚配,甚者二十岁后婚配也不在少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