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黎大忠休韩小雁,黎荞剧情少 画面可能引起不适,慎入-《独宠夫郎》


    第(1/3)页

    上辈子时,  黎荞的追求只有一个:生存。

    甭管是在成长期还是在末世,活下去都是他唯一的目标,抱负这种东西,  不存在的。

    能活着就很好了。

    穿越之后,他想的也只是能有个小家,能有一个爱人。

    考科举,谈不上自愿,更多的是被形势逼迫。

    可现在知道京城那位皇帝是位爱民、英明的帝王,  长久以来,被压抑的豪情壮志终于从他身体里冒头了。

    生在这天地间,  他不仅是穿越者,  还是异能者,他总得干点什么吧?

    与陶竹的小日子固然很美,但这一次的人生,  可以更精彩一些。

    这般想着,  送走赵存、江知县等人之后,黎荞先是和围在他家大门口看匾额的乡亲说了会儿话,  然后便回了书房,准备读书。

    对于他这种反应,陶竹当真是跪了。

    什么叫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这人就是了。

    很快,  晚饭做好了。

    但大门口围观的乡亲还是没有离去。

    不只是三柳村的人,  周边村子的人得到消息也来围观了。

    皇帝赐下来的匾额,  上面是皇帝亲笔写的字,戏文桥段照进现实,  这不得兴奋上三天三夜!

    陶竹见状,  便让黎大山在门口点上柴火照明,  好让众人看的清楚些。

    然后他去后院喊黎荞吃晚饭。

    进了书房,  看黎荞正在左右扭着脖子,他立马走了过去:“我给你按按。”

    “你还真坐的住,凭你这份刻苦,若是不能过县试,那天理难容。”

    黎荞被天理难容这四个字逗笑,他一边享受陶竹力道适中的按摩一边笑道:“现在关注我的人那么多,若是县试没过,那多丢人。”

    “这有什么可丢人的?若科举真那么好考,那人人都是秀才了。况且,今日除了知县大人,其他大人和举人老爷、秀才公都待你很和气,就算咱们一辈子待在平城,那也可以舒舒服服,所以你千万不要逼迫自己。”

    陶竹怕他有压力,赶紧给他解压。

    今日午饭时,赵存三位从京城来的钦差和江知县、黎荞五人一桌,余下的县丞、县尉、主簿、教谕等官员,根本不配坐在主桌上。

    这些官吏以及今日一同过来的举人、秀才,只能坐在旁边的桌子上看黎荞和赵存三人、江知县言笑晏晏。

    送赵存三位钦差大人和江知县离去前,他们都对黎荞发出了邀约,想要和黎荞联络联络感情。

    所以说,在这种情形下,陶竹不想黎荞有太多压力。

    他们夫夫的一生被寓.研正离今日的赏赐保住了。

    他们可以过简单模式。

    “我明白,但都努力这么久了,我自己想看看成果。”

    黎荞笑眯眯的握住了陶竹搭在他脖子上的手,他现在浑身都充斥着想要干出一番事业的热血,才不会摆烂。

    “若我此时懈怠了,那此前的努力不就白费了?难道你就不好奇我拼尽全力之后到底能考出怎样的成绩么?”

    他把脑袋搁在椅背上,仰着脸去瞧陶竹。

    陶竹:“……”

    他想。

    他非常非常想。

    亲眼目睹这人做了怎样的准备付出了多少汗水,下个月就要见证结果了,他此时不应该再劝。

    抿了下唇,他低头在黎荞的额头上亲了一下:“反正对我而言,你怎么都好。你想拼,那就拼一把。”

    “竹哥儿懂我!”

    黎荞笑着站起身来,他先是亲了亲陶竹,然后才搂着陶竹的腰往门口走:“咱们吃饭去。”

    出了后院,进入前院,黎荞把搂着陶竹腰的手放下,改为牵着他的手。

    而这时,门口的人看到了他们夫夫,嘈杂声顿时大了起来。

    十里八村的人把黎荞家当做了景点,哪怕现在天色已晚,还是忍不住跑来看稀奇。

    但因为黎菽明确强调此时黎荞正在后院读书,所以此前众人不敢大声嚷嚷,只能一边瞧一边小声的和身边人惊叹。

    但现在看到黎荞和陶竹手牵手从后院出来了,站在最前面的人忍不住喊了起来:“快看快看,黎荞出来了出来了!”

    那语气又稀奇又高兴,就跟看到大熊猫一般,哇哇喊个不停。

    黎荞对此适应良好。

    他在这十里八村早就是名人了,此时名上加名,也不过是投在他身上的视线更多了些而已。

    没什么大不了的。

    他朝着门口的众人摆了摆手,然后在众人叫破喉咙的嘶喊声中,笑眯眯的牵着陶竹进了厨房。

    听着门口好似能把房顶给掀了的呼喊声,黎荞扭头对陶竹道:“今晚派人守夜,咱们不锁院门,让大家伙儿看个够。”

    “我也想说呢,待会儿问问谁愿意留在这里守夜。”

    陶竹点头。

    反正他和这人不愿意,昨晚就几乎没睡,今日大脑也兴奋了一整日,此时他已经有些困了。

    黎大山就在厨房,听见这话,立马举手:“我来我来!”

    他笑的挺荡漾:“嘿嘿,白日里人太多,浅哥儿没来得及好好瞧,我待会儿去喊浅哥儿过来,让他好好看看匾额,再站在堂屋门口看看圣旨!”

    和门口的匾额比起来,圣旨也同等稀奇呢。

    门口的匾额人人都可以瞧,但堂屋里的圣旨,只有黎荞能进去,余下的人只能站在堂屋门口打量。

    “行,你去吧。”

    黎荞点头。

    有匾额和圣旨镇着,也闹不出什么乱子,他和陶竹吃了晚饭就回后院补觉去。

    这一晚,黎荞和陶竹睡的香甜。

    前院,篝火燃了一整夜,庄丰收安排村子里的人守夜。

    黎荞家自然也要有人陪着,添添柴火,烧口热茶,这个活计落在黎大山身上。

    黎大山年轻,身子扛得住,硬生生的又熬了一宿,一直到天亮黎菽黎春桃来了,他这才回家补觉。

    接下来几日,黎荞家门口比集市都热闹,从早到晚,几乎每一刻都是热闹的。

    外镇的,县城的,凡是有条件过来的都过来了。

    本来因为今年的红薯大疯狂,整个平城的人都知道黎荞这个名字,眼下黎荞因为粉条而受到圣上的嘉奖,众人又震惊又觉得奇妙。

    这就惊动圣上啦?

    靠着廉价的红薯,黎荞这就在圣上跟前挂名啦?

    这怎么整的跟戏文似的!

    抱着好奇的心态,凡是有能力来的,基本上都来了。

    而三柳村的红薯作坊,暂时停了工。

    现在每日都有大量的外村人过来,为防止出乱子,村子里不能再跟之前似的青壮都去做粉条家里只有老人和孩子,于是红薯作坊就停了工。

    而且,庄丰收还在村口摆起了茶摊子。

    远道而来的人凡是口渴的,都可以在那里喝口茶水。

    茶水里泡的不仅有茶叶,还有麦芽糖,人们可按照自己的口味随意选择。

    现在他们三柳村已经不是从前的三柳村了,现在的三柳村有御笔匾额和圣旨,所以要大气,要大方,要让外村人知道三柳村配得上圣上赐下的这份荣耀!

    当然,茶摊不算什么,眼下最重要的是三柳村的名字。

    三柳村这个名字被黎荞带飞,全县闻名,但现在三柳村这个名字已经配不上他们村子了。

    得给村子改名!

    所以,这几日庄丰收每日最起码要找黎荞两次,想给村子改名。最好改成黎家村,或者是积善村、余庆村,不管哪个名字都比现在的名字好。

    但黎荞不同意。

    没必要,真没必要。

    三柳村这三个字好听又好记,改了反而没特色了,而且伴随着他的出名,三柳村也早就出名了,再改名字的话,还得劳烦大众改口,这多麻烦。

    这天中午,黎荞一家子吃午饭。

    庄丰收又来劝黎荞给村子改名。

    劝着劝着,村口多了一个熟悉的人:赵掌柜来了。

    赵掌柜满脸赔笑,拎着大包小包,进了院子之后站在黎荞跟前给黎荞作揖赔罪,脑袋低的差点儿碰到鞋底。

    他求黎荞原谅他此前的恶意竞争行径,他这次过来,不仅把醉仙居靠着大嘛花、烤肠、青团、玉米烙等菜色所挣的银子带了过来,另外还准备了五千两银子,好求黎荞不计较他从前的冒犯。

    他其实在黎荞接了圣旨第二日就来了的,但当时听说黎荞在读书,他不敢打扰,这才缓了几日,直到今日才过来。

    对于赵掌柜这番赔罪,黎荞拒了。

    虽然他并不是这些吃食真正的发明者,但赵掌柜的确给他带来了困扰。

    也让陶竹担忧过。

    所以,他也得让赵掌柜担忧担忧。

    而且,他之前想的是要让赵掌柜赚来的银子变成医药费,但因为在他跟前已经出现了好几起滑倒事件,为避免引起有心人的注意,上次赵掌柜来他家时,他没对赵掌柜动手。

    后来去县城时也没碰见过赵掌柜,所以赵掌柜靠着他才赚来的银子,到现在还没变成医药费。

    不过,赵掌柜现在终于识相了,要把靠着他赚来的银子还回来,既如此,他就不让这银子变成医药费了。

    但他得让赵掌柜好好忐忑一番。

    怎么着也得来上个三五次吧!
    第(1/3)页